我是在北京月坛中学读书。当初,我报考这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学校设置的日语课。两年的时间过去了,日语学习并不像我当初想象的那样容易,那样潇洒,而是充满了艰辛,尤其是日语听说能力总上不去。正当我处于困惑之中时,在暑期的一个星期六早上,爸爸带我到国家图书馆听了钟道隆教授的《英语学习逆向法》讲座,感触颇深。讲座一结束,我就立刻买了一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英语学习逆向法》,利用剩下的假期,仔细地读了起来。
作者以轻松、自然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他从“哑巴英语”到翻译的经历……
“——上中学时学英语,没学过音标,基本上是跟着老师读,读的对不对不得而知。
——上大学后改学俄语,大学毕业后自学过一些英语,能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,但是从来没有学过听和说,基本上是“哑巴英语”。
——45岁时第一次随团去法国和德国参观,当时因能阅读专业书刊,算是代表团中英语水平比较高的,但一到外国,除了一般的问候语以外几乎都听不懂,说不了,感到很尴尬。为此,发奋学习英语口语。
——由学听京戏受启发,开始听写慢速英语,用了一年半时间,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,后来又继续听写Standard English,听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。
——两年后,随团访问德国,领导指定让我当翻译。
——这两年是如何过来的:见缝插针——早饭后学两个小时,晚上再学三个小时,星期日学十几个小时,利用等车、开会、排队购物等零碎时间学。处处学,事事学——能看英文资料,不看中文的;练习写英语日记;走在路上看到英语广告和标语,不懂就查词典。一丝不苟——碰到问题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,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总结与创造——将“听、写、说、背、想”五法并举的学习方法归纳为逆向法(因与通常的课本从“正向”入手相反)。”
钟教授的逆向法犹如给我打了一针清醒剂,使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,找到了学习语言的规律,增强了学好外语的信心。我感触最深的是两条;一是要打好基本功,二是要讲学习方法。回顾两年来的学习,我最欠缺的正是这两条。我暗下决心,在新的学年,学习逆向法,实践逆向法,选择其中适合我的法则为我所用。
360页的书读完了,深深吸了一口气。书中的一字一句,仿佛都印在我的脑海里,而全身却轻松了许多。望望窗外,刚下完一场秋雨,天气凉爽多了。这不正是努力学习的好天气吗!是啊,好的天气,好的开始!